走过2017,来到2018,这篇文章本来应该再早一点的时候去写,但是因为懒,拖到了现在。
2017,还是非常多的感悟。
成长非常大,收获很多,做了几件想做的事情,完成了几个小目标,当然也有一些想做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做,也有几个小目标木有完成,but,终究是轻快地踏进了2018.
2017年初,《造化》撞撞跌跌地走向了第一次正式外测,数据还算不错,就是整个团队开始有点疲惫了,从2016年9月到2016年12月末,基本都是晚上12点后才走,甚至是一两点,第二天早上又早早10点左右就到了,大家都有点疲惫了,但是人手又不够,需求又堆在那里,上线日期渐进,过大的压力让团队部分成员感到疲惫,我们三个负责人还好,本身战斗力强,但是其他人,可能真的是怀着一种打工的心态来做这个项目,而我们三个,虽然之前都还没有合作过,也都比较年轻,但激情都很足,真的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个项目上面。
但是确实是压力太大了,终于是有团队成员撑不下去撤了,先是客户端开始,赐钱,小龙,来《造化》不过一个多月,就撤了,本身客户端工作量就大,除了杨永之外,书伟战斗力又不够强,服务器就我和华建,华建也渐渐疲惫,子皓又压得紧,华建专业能力又并不是非常强,匆忙赶出来的系统总有bug,于是矛盾开始逐渐积累,而我却在忙碌的工作中,根本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最终华建也还是撤了,临时调振隆过来,振隆本身就已经是不稳定了,来了两周也是撤了,至此,服务器除了我这个负责人,整个都换了一批,而客户端,已经换了两批了。
没有成熟稳定的团队,想做出来成功的项目,无异于痴人说梦。虽然3月份上线前,将整个公司的资源和人员都往《造化》倾斜,将所有人员都抽调过来清掉发下的bug以及遗留的需求,但是此时,《青云诀》已经开始崭露头角,《造化》已经是失败了,在《青云诀》面前,证明了,换皮项目,即便是比较深度的换皮项目,也是不堪一击,天松也是撑不住了,也是在5月初撤了,再过半个月,公司终于是决定,《造化》停止主要的研发工作,全团队转战新项目。
六月初,书伟撤了,杨永小伙子撤了,最初的两个客户端,包括负责人杨永,都撤了。
中途不少我觉得挺不错的人,永舜他们,也撤了很多,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一些我觉得挺不错的人,公司都是留不住。
游戏公司加班很正常,但是在光娱,加班应该算是比大多数公司加班要严重不少的,而待遇方面,说实话,与同等公司相比,是要低不少的。压力大,福利待遇跟不上,如果不是作为负责人,如果不是我只是个工作了两年的新人,可能我也早就撤了,最初我不太理解他们,后来才渐渐明白,可能,只是因为我是个工作狂而已。
《造化》整体并入正在开发的新项目中,忙了一整年,终于在6,7月份稍微轻松一点,女朋友规划已久的泰国行提上了日程,提前将所有需求处理好,给自己放了一周假,好好放松放松。
抽空将自己一直想造的服务器框架架构轮子造了出来,开始感觉在光娱的提升开始缓慢,开始对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状态感觉厌倦,最初是打算一直在光娱干下去的,想着做个三五年,能不能成为公司的元老级人物,来点股份分红什么的,虽然已经成为了次元老级人物,但是感觉股份什么的遥遥无期,激励政策几乎为零,福利待遇低市场一个档次,开始渐渐失望,终于是心灰意冷,决定撤了。虽然大家都很想挽留,拓宇也一再暗示我,让我提条件,但终究是累了,在国庆前选择了裸辞。
游戏还是会继续搞的,毕竟兴趣所在,国庆休息完,开始面试,才发现,之前约的面试实在是有点多了,但毕竟是答应了要去,所以还是都去了,两周面了11家,拿了8个offer,除了有个棋牌的不太适合之外,其他两个虽然都到了终面,但不知道最后为啥没给我最终答复。市场缺人是一方面,自己技术过硬,经历丰富也是一方面,当了一次offer收割机,终于是不想再继续面了,在四家主要选项中最终选了游爱网络。
虽然游爱不是待遇给的最高的,但是公司风评较好,双休,而且团队看起来不错,一个五年的项目,居然还能保持月流水将近1kW,让我非常惊讶这个项目的持久力。
来到游爱之后,项目代码比预想的还要再烂一点,开发流程比预想的效率还要低一点,但是居然是 不加班*真 ,氛围不错,老大也放权给我做项目的升级工作。工作强度也远没有光娱大,让我可以在空余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不至于陷入自己没有学习到新东西的焦虑之中,整体感觉都不错,就是项目前景几乎是明朗的,就是不会有太大的前景,但无所谓啦,忙时投入项目,闲时升级项目,学习新技术提升自己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于是投入到升级项目技术,优化开发流程的工作中,既能兼顾生活,又能投入工作,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是我一直以来所希望的。
不断接触新技术,不断折腾,转眼就度过了2017后半年,感觉不错。
新的一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该去吃开年饭了,下午忙里偷闲总结一下2017———all is well.

该池中的每个块具有两个用途:
Arpan 是致力于电子设计自动化行业的软件开发首席工程师。他使用各种 UNIX 版本(包括 Solaris、SunOS、HP-UX、IRIX),以及 Linux 和 Microsoft Windows 已经多年。Arpan 热衷于各种软件性能优化技术、图形理论和并行计算。撰写技术文章为 Arpan 带来了创造性的满足。此外,他还拥有软件系统的硕士学位。
总而言之就是,boost的某些内容,和windows的冲突了。 解决办法就是,先 include asio.hpp 即可!
Jenkins的权限配置文件存放在JENKINS_HOME目录。进入JENKINS_HOME目录,找到config.xml文件。打开config.xml,里面有一堆的东西,找找。。。找到了
2)config.xml脚本如下:
2)config.xml脚本如下:
2)config.xml脚本如下:
各种权限如下(在配置页面将鼠标放到该权限上即可查看帮助):
4)在Job中配置项目安全,如下图:

A发送11个字节后,发送窗口位置不变,B接收到了乱序的数据分组:
只有当A成功发送了数据,即发送的数据得到了B的确认之后,才会移动滑动窗口离开已发送的数据;同时B则确认连续的数据分组,对于乱序的分组则先接收下来,避免网络重复传递:
这里面涉及到一种情况,如果B已经告诉A自己的缓冲区已满,于是A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时间后,B的缓冲区出现了富余,于是给A发送报文告诉A我的rwnd大小为400,但是这个报文不幸丢失了,于是就出现A等待B的通知B等待A发送数据的死锁状态。为了处理这种问题,TCP引入了持续计时器(Persistence timer),当A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时,就启用该计时器,时间到则发送一个1字节的探测报文,对方会在此时回应自身的接收窗口大小,如果结果仍未0,则重设持续计时器,继续等待。 2. 传递效率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单个发送字节单个确认,和窗口有一个空余即通知发送方发送一个字节,无疑增加了网络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报文(请想想为了一个字节数据而添加的40字节头部吧!),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一次多发送几个字节,或者窗口空余较多的时候通知发送方一次发送多个字节。对于前者我们广泛使用Nagle算法,即: *1. 若发送应用进程要把发送的数据逐个字节地送到TCP的发送缓存,则发送方就把第一个数据字节先发送出去,把后面的字节先缓存起来; *2. 当发送方收到第一个字节的确认后(也得到了网络情况和对方的接收窗口大小),再把缓冲区的剩余字节组成合适大小的报文发送出去; *3. 当到达的数据已达到发送窗口大小的一半或以达到报文段的最大长度时,就立即发送一个报文段; 对于后者我们往往的做法是让接收方等待一段时间,或者接收方获得足够的空间容纳一个报文段或者等到接受缓存有一半空闲的时候,再通知发送方发送数据。
上述方法的目的是在拥塞发生时循序减少主机发送到网络中的分组数,使得发生拥塞的路由器有足够的时间把队列中积压的分组处理完毕。慢开始和拥塞控制算法常常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而快重传和快恢复则是为了减少因为拥塞导致的数据包丢失带来的重传时间,从而避免传递无用的数据到网络。快重传的机制是: -1. 接收方建立这样的机制,如果一个包丢失,则对后续的包继续发送针对该包的重传请求; -2. 一旦发送方接收到三个一样的确认,就知道该包之后出现了错误,立刻重传该包; -3. 此时发送方开始执行“快恢复”算法: *1. 慢开始门限减半; *2. cwnd设为慢开始门限减半后的数值; *3. 执行拥塞避免算法(高起点,线性增长);